社科要聞學壇新論工作動態(tài)通知公告最新成果集萃資助學術期刊學者傳真學者專欄機構設置聯系我們
項目申報與管理項目動態(tài)成果管理成果發(fā)布經費管理各地社科規(guī)劃管理項目數據庫專家數據庫歷史資料
由北京市社科聯、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哲學系聯合主辦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研究》出版座談會,8月26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教育部副部長李衛(wèi)紅、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北京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史秋秋、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主任馮剛、人民出版社副社長陳中和、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河、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黃枬森及邢賁思、楊春貴、崔自鐸、許全星、龐元正、韓慶祥、韋建樺、靳輝明、陳先達、莊福齡、趙家祥、孫小禮、趙光武、陳志尚、王東、豐子義、王博、郭建寧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為黃枬森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成果!恶R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堅持、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于2002年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立項,后得到北京市社科聯出版基金資助。
黃枬森認為,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建設,不應該完全拋棄原有體系、另立門戶,而應該采取分析的態(tài)度,保留其科學的基礎,修正其不科學之處,補充其缺失,使之更加真實、更加嚴密。要從時代的變化發(fā)展中,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展中,從西方哲學、東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中去取得新的借鑒、啟迪、素材、因素、觀點、方法,借以構建更加科學的思想體系。
《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研究》由四部書組成。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當代構建》(黃枬森主編)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必須落實到一個新的哲學體系的構建上,構建要以明確的對象、適當的組成部分、真實的內容和嚴密的結構四項要求來分析傳統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的是非得失,舍棄其失誤或過時之處,保留其科學成分,并結合時代精神的發(fā)展,包括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的新發(fā)展、科學技術研究的新成果和哲學研究的新成就,構建一個符合上述四項要求的新的哲學體系。本書構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為:一個整體——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五個部門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唯物主義人學、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論和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第二部《時代精神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王東主編)立足全球視野與中國實踐,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的新思路!皬恼軐W高度看時代”、“從時代高度看哲學”是本書的主題,危機創(chuàng)新時代觀與綜合創(chuàng)新哲學觀是本書兩大焦點問題與核心理念。第三部《現代科學技術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曾國屏主編)從堅持、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概括了一幅現代科學技術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的總圖景:現代科學技術擴展了人的視野,革新了宇宙觀和世界觀;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推動人類社會走向知識社會;人與自然關系走向全新階段,走向生態(tài)文明和生態(tài)自然觀;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融合,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第四部《中西哲學的當代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趙敦華、孫熙國主編)從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當代研究的視角出發(fā),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的基本內容和實現路徑。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是一部帶有重大理論突破價值的學術著作,融匯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堅持、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統一。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