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新时代APP官网

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神烏賦》的鳥意象書寫

任剛2019年11月11日11:07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神烏賦》的鳥意象書寫

1996年《神烏賦》的圖版、釋文在《文物》第8期發(fā)表之后,引起了學界的轟動,學者們從多方面對這篇寶貴的佚賦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試圖在有關成果的基礎上,從先秦兩漢鳥意象書寫的角度,對《神烏賦》進行審視。這樣做的理由有二:一是《神烏賦》鋪敘的故事確實與這時期詩賦鳥意象的書寫有關聯(lián);二是《神烏賦》的故事又與此時期詩賦中的書寫有不同之處。通過《神烏賦》淵源的梳理和前后比較,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神烏賦》自身的特點。

鳥與人類朝夕相處。中國文學中的鳥意象書寫源遠流長。先秦兩漢詩賦中鳥意象可謂蔚為大觀,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第一,巢穴的選擇。巢穴是鳥生存繁衍的場所,因此,鳥的選擇慎之又慎!渡駷踬x》中的烏,也是如此,“欲勛南山,畏懼猴猿”,南山是個好地方,但有猴猿的威脅。經(jīng)過比較,這對夫妻烏最后決定宅茲“府官”(官舍):“去色(危)就安,自詫府官。高樹綸棍,枝格相連。府君之德,洋洫不測。仁恩孔隆,澤及昆蟲。莫敢扣去,因巢而處!彼麄円詾楣俑实律詈,在官府的大樹上筑巢,就可以悠游自在,平平安安。鳥的理想巢穴在漢代詩賦中也有表現(xiàn),如《相和歌辭·董逃行》:“但見芝草,葉落紛紛,百鳥集,來如煙。”如司馬相如《大人賦》:“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庇秩缑冻恕读和踺藞@賦》:“西望西山,山雀、野雞、白鷺、鶻桐、鹯鶚、鷂雕、翡翠、鴝鵒!薄督故弦琢帧肪砹舌局吨墟凇罚骸碍傆⒅觳,仁政得道。鳧鹥在渚,福祿來下!边@些鳥都筑巢于仙境、帝王苑囿、皇都、盛世,它們過著無憂無慮、和諧平安的生活。顯然,這也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渡駷踬x》的一對夫妻烏有些幼稚,地位也低一些,但其心則同。與之內(nèi)容比較接近的是漢樂府《烏生》:“烏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樹間!卑司胖粍偝龈C的小烏有些幼稚,停留在富人秦氏家的大桂樹上,“端坐”其間,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結果烏子中彈,魂魄飛揚。母親看到此情景,傷心至極:“阿母生烏子時,乃在南山巖石間!痹跇嬎忌希c《神烏賦》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筑巢衛(wèi)巢。“鵲巢鳩占”描述了自然界存在的鳥兒筑巢、護巢之事,典出《詩經(jīng)·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背蓵跐h昭、宣帝時期的《焦氏易林》,其作者焦延壽被認為是《易》占卜一派開山之祖,其弟子京房是歷代尊奉的占卜大師。該書四千多條占辭,多為四言韻語,或為格言,或為民謠,或概括經(jīng)典,或凝聚歷史故事。其中有很多鳥類爭巢、衛(wèi)巢的故事。如卷四“豫”之《晉》:“鵲巢柳樹,鳩奪其處。任力薄德,天命不祐!本砹百S”之《無妄》:“鶴盜我珠,逃于東都。懷怒追求,郭氏之墟。不見蹤跡,反為患災!兵B兒護巢遭災,象征命運的不幸!督故弦琢帧范嗍鲞@類故事,當非偶然。從故事模式上看,《神烏賦》與《焦氏易林》的這類故事相似;從語言上看,二者都以四言為主,且都作韻語,其相似處顯而易見,這些應該有一些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在文學史上,最早寫鳥筑巢衛(wèi)巢的是《詩經(jīng)·豳風·鴟鸮》:“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思,鬻之子閔思!”這是一個完整的寓言故事,全詩四章,全是母鳥聲淚俱下的哀鳴。據(jù)說這首詩為周公所作!渡袝そ鹂g》:“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國曰:公(周公)將不利于孺子(成王)。周公乃告二公(召公奭、太公望)曰:我之弗辟(避),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后,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鸮》。”鴟鸮比喻紂王子武庚,哀鳴的母鳥為周公自喻,“既取我子”之子,比喻管叔、蔡叔,“鬻子”比成王,“室”比喻剛建立不久的周國。《神烏賦》的“吾自取材,于頗(彼)深萊。巳行胱(疑為“光”的借字)臘,毛羽隨落”與《鴟鸮》母鳥的營巢“予羽譙譙,予尾翛翛”等情節(jié)類似!而|鸮》沒有人出來為母鳥作主,只有母鳥的哀鳴;《神烏賦》的主角也是母烏,也沒有人為其作主,只能以禮相爭,繼而揮以老拳,終則被傷而死。所不同的是,《神烏賦》多出雌烏以死相拼,雄雌烏互憐互愛等情節(jié),內(nèi)容更詳備;悲劇色彩更濃:雄烏“逕逸嘑呼,毋所告訴。盜反得完,亡烏被患。遂棄故處,高翔而去”。《神烏賦》《鴟鸮》在藝術構思上的一致之處十分明顯。

第三,夫妻恩愛。自然界里雄雌鳥兒恩愛的故事比較多。先秦兩漢詩賦中的這類描寫很多。如《詩經(jīng)·周南·關雎》,聞一多先生考證“雎鳩”說:相傳雎鳩鳥雄雌情誼專一,其一或死,另外一只就憂傷不食,憔悴而死,極篤于伉儷之情(《詩經(jīng)通義》)。如《孔雀東南飛》:“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币粚Ρ轼x鴦,讓后世無數(shù)讀者為之灑淚。如張衡《思玄賦》“鳴鶴交頸,雎鳩相和”等。與《神烏賦》最接近的是《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方。十十五五,羅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隨。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拔嵊暼耆ィ卩洳荒荛_。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薄皹吩招孪嘀,憂來生別離。躊躇顧群侶,淚下不自知!币粚Π滋禊Z,本來隨大隊悠然同行,妻子忽然病了。雄鵝眼見大隊遠去,無辦法可想,只能流淚。多么恩愛的一對夫妻!這與《神烏賦》中的夫妻烏類似,作為文學構思,都十分精彩。

從以上的分析對比可以看出,《神烏賦》的鳥意象書寫與先秦兩漢詩賦顯然屬于同一傳統(tǒng)。全賦由一對夫妻烏擇巢、營巢和盜鳥的爭奪、母烏死亡、雄烏飛離構成,在藝術構思方面,完全是《詩經(jīng)》、漢樂府鳥意象書寫的翻版、變化。

《神烏賦》在鋪敘故事時,更注重細節(jié)描寫,也有漢代詩賦傳統(tǒng)。如寫母烏:“□□發(fā)忿,追而呼之:咄!盜還來!”“盜鳥憤然怒曰:甚哉!”“亡烏沸然而大怒,張目陽麋(眉),(挾)翼伸頸……”“其雄大哀,躑躕非回,尚羊其旁,涕泣縱橫。長炊泰息,逕逸嘑呼!边@些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刻畫出雌烏、雄烏、盜鳥的形象。與《鵬鳥賦》《孔雀東南飛》《東門行》等有些類似之處。這說明《神烏賦》的作者有人物摹寫的能力。

與上述詩賦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神烏賦》在詩境中穿插了大量的說教。比如,宣揚孝:“蠉蜚之類,烏最可貴。其性好仁,反哺于親!毙麚P勤奮:“吾自取材,于頗深萊。巳行胱臘,毛羽隨落!毙麚P守分:“吾聞君子,不行貪鄙。天地綱紀,各有分理!贝送庑麚P改過、堅貞、守禮、節(jié)烈等。即使盜鳥自辯,也不忘說兩句圣人之言:“甚哉!子之不仁。吾聞君子,不忘不信!蹦笧踉谕泄聲r,還要引用“圣人”“《詩》云”;最后先“《傳》曰”云云,宣揚的“鳳凰”“交龍”“勒靳”善于避難,終則以曾子之言結束。這些說教大大消解了其反映現(xiàn)實的力度,也消解了其應有的意蘊和趣味,妨礙了生動和活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詩境里不需要說教,而《神烏賦》從頭至尾的故事鋪敘中,充滿了說教。

《神烏賦》的作者是一個下層知識分子,寫出此賦,以勸世人行善避禍,以盡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當是寫此賦的初衷。在作者看來,這對烏有行善之心,而不懂人心惟危,也不善避禍;如能俱善,則是“神烏”,故命此賦為《神烏賦》。

(作者:任剛,系西安工程大學教授)

(責編:程宏毅、艾雯)
RM新时代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