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新时代APP官网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田培炎: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七大生命力

田培炎2025年09月12日09:18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七大生命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通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大本大源,并以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成果譜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對于堅定理論自信,更好學習貫徹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天然的親和力

馬克思主義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以徹底解放全人類為最高理想,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鼓與呼,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銳利思想武器,深受人民喜愛,深得人民認同,廣為人民擁有,因而具有天然的親和力。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民在歷史中的主體地位,認為人民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變革的推動者,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根本動力。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瘪R克思主義指明了人類獲得解放的條件和途徑,即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建設一個“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

馬克思、恩格斯公開聲明自己理論的人民立場。這一立場貫穿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始終,從未有過絲毫含糊、動搖、偏離。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這一立場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中體現得更加鮮明。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fā)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為建設共產主義而奮斗。

馬克思、恩格斯對人民充滿深厚感情。馬克思在《萊茵報》工作期間,就犀利抨擊普魯士政府的專制統(tǒng)治,為家鄉(xiāng)農民擁有撿拾枯枝敗葉的生存權辯護,抨擊萊茵省議會通過立法將撿拾枯枝敗葉的行為定為盜竊罪,認為這是最大的不法。在移居巴黎期間,通過同工人的實際接觸,感受到了工人身上具有的高尚品格,馬克思說:“人與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在他們那里不是空話,而是真情,并且他們那由于勞動而變得結實的形象向我們放射出人類崇高精神之光?!倍鞲袼乖凇队と穗A級狀況》中對工人有過同樣的贊美,認為工人比資產者仁慈得多,他們和藹可親,富有同情心,沒有偏見,也不貪財。馬克思一生有過兩次小小的“發(fā)財”,一次是父親去世,得到一筆遺產;另一次是母親去世,得到一筆遺產。盡管始終被貧窮困擾,但他卻用這些財產毫無保留地、慷慨地幫助身邊的革命戰(zhàn)友。

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是貫穿其中的紅線。人民的地位至高,人民的情懷至真,人民的福祉至重,是這一重要思想的鮮明特色,充分體現在其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貫穿治國理政的全過程,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要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要發(fā)揮法治在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中的作用,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zhí)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美麗中國,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深遠的預見力

馬克思主義立足現實,貫通歷史、當下和未來,注重研究事物產生和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必然趨勢,指引人們牢牢把握歷史主動,實現合規(guī)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因而具有深遠的預見力。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事物發(fā)展有著內在規(guī)律,無論是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類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其作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的,人們通過認識規(guī)律、把握和運用規(guī)律,按照規(guī)律作用的方向設定目標、追求目標,就能獲得行動自由,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順利實現目標。他們還深刻揭示,無產階級政黨因為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沒有狹隘的黨派偏私,因而更能尊重規(guī)律,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社會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得出了“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科學結論,為人們觀察時勢、展望未來提供了科學指引。神奇的預言是童話,科學的預言是事實。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的革命生涯中曾經預言許多重大歷史變化和事件,并被事實所驗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預言了資本主義必然會發(fā)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人們熟悉的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就是明證。馬克思晚年提出俄國土地公有制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而成為共產主義發(fā)展的起點。恩格斯在19世紀80年代就科學預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持續(xù)時間、規(guī)模和后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我國國情,準確把握我國發(fā)展的歷史方位,從人類發(fā)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fā)展大歷史的戰(zhàn)略高度深刻分析形勢、科學謀劃未來,提出一系列具有戰(zhàn)略性、前瞻性、引領性的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新發(fā)展階段的鮮明特點和實踐要求作出深刻闡述,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zhàn)略安排,明確現階段黨的中心任務,為黨帶領人民團結奮進指明了方向。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各領域明確具體奮斗目標,特別是圍繞強國建設提出制造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體育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農業(yè)強國、金融強國等目標,為深入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著眼接續(xù)推進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中長期規(guī)劃指導經濟社會發(fā)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fā)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抓住關鍵性、決定性因素,統(tǒng)籌謀劃,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這些重要論述,對我們謀劃好未來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強大的解釋力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和立場觀點方法,具有超越時空的普遍價值,幫助人們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事物的根本,找到事物發(fā)展的內在動因和動力,因而具有強大的解釋力。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經過實踐反復檢驗而確立起來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馬克思主義立場,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價值取向;馬克思主義觀點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馬克思主義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上,指引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三者緊密相連又各有側重,共同構成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華。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適用領域更多樣,作用范圍更廣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中處于基礎地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總體性、概括性、統(tǒng)攝性更突出,理論形態(tài)更抽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表現形式更具體、內容更豐富。

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正確認識世界、把握世界提供了“望遠鏡”和“顯微鏡”。我們所處的時代,依然是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時代。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激烈較量,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人類面臨層出不窮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還有地緣政治沖突、局部熱戰(zhàn)、種族沖突、大國博弈、南北發(fā)展差距等,都可以用馬克思主義進行科學合理、切合實際的解釋。即便是具體國家的社會性質、社會結構、發(fā)展階段、發(fā)展水平、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等社會現象,也可以用馬克思主義進行分析。離開了馬克思主義,許多社會現象就會看不清、道不明,讓人霧里看花,甚至誤入歧途。20世紀以來,每當資本主義國家陷入發(fā)展困境,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向馬克思主義尋求破解之道。這些都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解釋力、生命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形成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成果,極大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其中主要有:對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原理作出新的概括,提出推動國家治理和社會發(fā)展更好相適應;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斷;提出既體現立場觀點方法又作為理論創(chuàng)新科學方法的“六個必須堅持”,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提出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因地制宜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提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等等,為馬克思主義增添了嶄新的時代內容,體現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表達。這些理論成果同馬克思主義一道,可以深刻解答當代中國、當今世界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持久的創(chuàng)造力

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是一個追求真理、發(fā)現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見諸實踐、實踐深化認識,二者深度互動、相互轉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不僅為認識真理開辟廣闊道路,而且為推動實踐拓展廣闊空間,因而具有持久的創(chuàng)造力。

馬克思、恩格斯緊緊圍繞回答他們所在時代的重大時代課題,以忠于真理、獻身真理的理論勇氣和崇高風范,以天才般的卓越智慧,經過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變革。他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為人們繼續(xù)探索真理樹立了光輝典范。他們所取得的認識成果,為人們進一步認識真理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指引。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理論創(chuàng)造的科學路徑。他們認為,社會規(guī)律隱藏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往往被繁蕪叢雜的社會現象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只有從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物質生產方式中才能找到歷史發(fā)展的最終動因。社會活動永無止境,隱藏其中的社會規(guī)律的作用永無止境,揭示規(guī)律、發(fā)現真理也就永遠不會完結。

馬克思主義源于實踐并作用于實踐,以實踐為基礎,以實踐為目的,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始終把指引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全部價值。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能夠幫助人們明確實踐的正確方向,不斷增強實踐的前瞻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防止和克服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觀隨意性;通過掌握群眾,賦予實踐主體強大的實踐能力和潛力,源源不斷激發(fā)實踐主體的創(chuàng)造活力,不斷拓展實踐的廣度和深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理論創(chuàng)新的規(guī)律性認識,概括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堅持“兩個結合”的根本途徑和“六個必須堅持”的科學方法。此外,還積累了理論創(chuàng)新的豐富經驗,包括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深刻洞察時代發(fā)展趨勢;敢于突破陳規(guī),打破思維定勢,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中尋找新的理念、思路、辦法;注重以史為鑒,深入探究治亂興衰、執(zhí)政成敗、大國沉浮的根源;善于集思廣益,及時發(fā)現和提煉基層群眾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在發(fā)揚黨內民主中采擷思想火花;等等。以此為遵循,就能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深化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形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戰(zhàn)略體系、制度體系、政策體系以及一系列思路舉措,使中國式現代化特色更加鮮明、優(yōu)勢更加彰顯、前景更加光明,續(xù)寫了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長期穩(wěn)定“兩大奇跡”的嶄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以此為遵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勢不可擋!

徹底的批判力

馬克思主義是在批判舊世界、建設新社會、不斷同各種謬誤進行斗爭中發(fā)展壯大的,將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以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致力于變革一切不合理現實,因而具有徹底的批判力。

批判是馬克思、恩格斯進行理論創(chuàng)造的有力武器。1843年9月,馬克思在給盧格的一封信中稱自己的理論為“批判的哲學”,旨在“對當代的斗爭和愿望作出當代的自我闡明”。

馬克思、恩格斯依靠批判辨別思想是非。他們在批判德國古典哲學中拋棄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克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勞動價值論上的重大缺陷,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理論;清理歐文、傅里葉、圣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成分和道德幻想,把社會主義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他們依靠批判揭露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和無產階級貧困化的實質,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不可調和的對抗性矛盾,闡明了資本主義發(fā)生、發(fā)展和滅亡的規(guī)律。他們依靠批判堅決反對國際工人運動中的各種錯誤傾向,先后同魏特林的空想社會主義、拉薩爾的機會主義、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等進行堅決斗爭。在《哥達綱領批判》《愛爾福特綱領批判》等著作中,對工人階級政黨綱領中的錯誤主張毫不留情地進行批判。針對拉薩爾疏遠工人、奢侈享樂,“經常利用黨去干私人的骯臟勾當”,甚至“利用工人去從事個人犯罪行為”,馬克思尖銳地指出,無論如何,黨必須清洗拉薩爾的遺臭。

他們還依靠批判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已有結論。在《共產黨宣言》發(fā)表24年后,馬克思、恩格斯在為德文版作序時坦陳,由于時代的變遷和實踐的發(fā)展,《共產黨宣言》中的一些觀點、一些論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經過時”,如果可以重寫,“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寫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徹底的批判力主要體現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體現為敢于直面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以自我革命精神消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一切消極因素,以強大定力和底氣同外部圍堵遏制打壓作堅決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許多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zhàn)略、重大舉措,都是在斗爭中形成和發(fā)展的,彰顯了鮮明的斗爭品格、斗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斗爭求安全則安全存,以軟弱退讓求安全則安全亡;以斗爭謀發(fā)展則發(fā)展興,以軟弱退讓謀發(fā)展則發(fā)展衰”,強調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為提高領導干部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講究斗爭策略,原則問題不讓步,同時注重戰(zhàn)術運用,見招拆招,必要時主動出擊、先發(fā)制人,積極塑造于我有利的斗爭態(tài)勢。

強勁的吸納力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開放的思想體系,總是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以滿腔的熱忱對待新生事物,不斷用最新的知識、經驗、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豐富和發(fā)展自己,因而具有強勁的吸納力。

馬克思主義是在深入研究、借鑒吸收人類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所具有的包容性前所未有。早在青年時期,馬克思擁有的淵博學識就得到同時代人的高度贊揚。德國哲學家赫斯曾這樣評價馬克思,設想一下,如果把盧梭、伏爾泰、霍爾巴赫、萊辛、海涅和黑格爾結合為一個人(我說的是結合,不是湊合),那么結果就是一個馬克思博士。馬克思光寫作《資本論》,就翻閱研究了1500多本著作。

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視并及時總結工人運動經驗,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深化認識,檢驗和發(fā)展自己的理論,使科學理論深深植根于各國工人階級實際斗爭的歷史進程中。《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著作,深刻闡明了無產階級專政、工農聯(lián)盟、不斷革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等重要思想。巴黎公社一成立,馬克思就開始搜集和研究公社活動的各種材料。巴黎公社失敗后第三天,馬克思就發(fā)表了《法蘭西內戰(zhàn)》,深刻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教訓,闡明了關于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認識新成果、社會發(fā)展新趨勢高度敏感,以極大的興致密切跟蹤、洞幽察微,從中獲得新的理論創(chuàng)見。當股份制剛出現時,馬克思就敏銳地觀察到“在工業(yè)上運用股份公司的形式,標志著現代各國經濟生活中的新時代”“是發(fā)展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強大杠桿”,并且認為“股份資本,作為最完善的形式(導向共產主義的)”,是資本再轉化為“聯(lián)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的“過渡點”。在摩爾根發(fā)表《古代社會》之后,馬克思高度評價、潛心研讀,做了詳細摘錄,寫下大量批注和分析。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的筆記和摘要,結合自身多年研究,寫就《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完善和發(fā)展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恩格斯在充分吸收和利用“有機體細胞結構”學說、“能量守恒及轉化”學說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發(fā)展”學說等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學中的辯證法問題,寫出《自然辯證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領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開放姿態(tài),熔鑄古今、匯通中西,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內容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這一重要思想貫通體現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先后4次專題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還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等重要場合,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系統(tǒng)闡述。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其他領域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都對馬克思主義在相關領域的思想精髓進行了深入闡述。

這一重要思想貫通體現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個根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充分吸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等安邦理政的治國之道,正心誠意、修身齊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慎微慎獨、遷善改過、推己及人、重諾守信、抑惡揚善、扶危濟困等修身處世的道德理念,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察萬物之源等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言簡意賅、意深辭雄、凝練曉暢、質文兼?zhèn)涞谋磉_方式,體現了深厚的中華文化情懷。我們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章、演講中經常能夠看到引用古代文化典籍的名言佳句、成語典故,讀起來讓人感到格外親切。

這一重要思想充分借鑒吸收世界各國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這一重要思想在同其他各國文明的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兼收并蓄中,展現出寬闊的胸懷。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國訪問、國際交流等活動中對各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等的充分贊賞。

這一重要思想對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最新動態(tài)和趨勢尤為關注,目的就是要加快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fā)展的制高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網絡強國戰(zhàn)略、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人工智能、區(qū)塊鏈、量子科技、數字經濟、基礎研究、新能源技術與我國的能源安全等主題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其中,僅關于人工智能這個主題就分別于2018年和2025年兩次進行專題學習。

非凡的鍛造力

馬克思主義是在攀登一座座思想高峰中迎來壯麗日出的,探求未知足跡,留給后人經典,既為人們指出了通往高峰的路徑,也為人們登高望遠創(chuàng)造了便捷條件,還為人們提供了思維訓練的磨刀石、成長進步的助推器,因而具有非凡的鍛造力。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認識工具,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越多越深入,掌握這一認識工具就越牢靠,運用就越熟練,觀察世界就愈加心明眼亮。

馬克思主義是整體的理論。這一理論內容全面、體系完整、邏輯嚴密,給人們提供了立于高山之巔縱觀人類歷史、綜覽世間萬象的有力支點。馬克思說:“不論我的著作有什么缺點,它們卻有一個長處,即它們是一個藝術的整體”。恩格斯評價馬克思:“把現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明白而清楚,就像一個觀察者站在高山之巔俯視下面的山景一樣?!毖凶x馬克思主義經典越多,掌握馬克思主義越完整,看問題的高度提升得就越快。

馬克思主義是知識密集的理論。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不僅能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本身的豐富思想,而且能獲得被其批判研究吸收過的各種學說的豐富知識。此外,還能全面了解近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歷程、國際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歷程。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的過程,就是一個儲備知識、豐富頭腦、開闊眼界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是徹底的理論。馬克思、恩格斯研究任何問題,都注重追根究底,探究事物的本源,弄清楚事物的來龍去脈,從來不半途而廢、淺嘗輒止,充分體現了理論的徹底性。恩格斯說:“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毖凶x馬克思主義經典,可以從中學到獨立思考、研究到底的精神,培養(yǎng)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執(zhí)著和韌勁。

馬克思、恩格斯是哲學大師,善于運用哲學思維思考問題、敘述科學發(fā)現,使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充滿哲學智慧。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跟隨他們攀登探索真理的艱辛崎嶇的道路,觀賞沿途盛開的珍花佳卉,就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理論思維訓練,不斷提高思辨能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思想智慧、經驗智慧,而且閃耀著人格光輝。學好用好這一重要思想,就能獲得成就事業(yè)、提升自我的珍貴滋養(yǎng)。事實表明,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多學少、學深學淺、學沒學懂、用沒用好,效果大不一樣。對黨員干部而言,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就能牢牢掌握履職盡責的看家本領,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打開思維視野,滿懷信心地克難關、迎挑戰(zhàn)、開新局;就能更加自覺堅定信仰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升思想覺悟、提高道德水平,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對理論工作者而言,深學細悟這一重要思想,就能找到理論研究和學術研究扎根中國大地、解答時代課題、服務現實需要的有效途徑,克服外來與本土相脫節(jié)、理論同實際相分離,自說自話、自我循環(huán)等不良傾向,為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作出應有貢獻。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學習掌握這一思想,就能進一步提升文明素養(yǎng),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進一步夯實全體中華兒女和衷共濟、共襄偉業(yè)的精神支柱和共同思想基礎,使中華民族以豪邁的氣概、昂揚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責編:金一、張雯)
RM新时代APP官网